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8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202篇
林业   173篇
农学   180篇
基础科学   30篇
  143篇
综合类   856篇
农作物   297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74篇
园艺   92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In Cameroon, seed cotton yields have not increased over the last 20 years because of the shortening of the rainy season and the worsening socioeconomic context. Farmers consequently often delay planting their crops.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local indeterminate long-season cottons, grown at the recommended density, were more consistent with the farmers’ current constraints than determinate short-season cultivars from Latin America that could be sown more densely. We carried out a 3-year three-location survey in northern Cameroon, which included two planting dates (recommended and delayed) and two planting densities (recommended and high). We show that these three factors acted independently. Late planting had a highly negative impact on most traits at both plant and plot scale by delaying flowering, reducing seed cotton yield and fibre quality. Dense sowing mainly had an impact on individual plant traits by reducing boll retention and elongating main-stem internodes. Local cultivars have already evolved favourably (enhanced earliness, yield performance, harvest index, ginning out-turn, and fibre maturity) and could be improved further by crossing with highly determinate cottons. However, such a strategy requires further investigation to ensure that a more determinate growth pattern would not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adaptive response of the traditional cotton plant to other adverse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82.
高产栽培条件下种植方式对超级稻根系形态生理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探明高产栽培条件下不同种植方式对超级稻根系形态生理特征的影响,以超级稻品种淮稻9号和徐稻3号为材料,对旱育中苗壮秧精量手栽、小苗机插、直播3种种植方式水稻的根系形态生理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种植方式超级稻产量差异极显著,与手栽相比,机插和直播分别减产5.05%和13.68%。(2)群体根数,直播>机插>手栽,但随生育进程差异越来越小,总根长拔节期直播>机插>手栽,抽穗期和成熟期,机插>手栽>直播;单茎根数不同种植方式间差异较小,总根长手栽>机插>直播,不同方式间差异大都达到显著水平;每条根长手栽和机插间差异不显著,均显著高于直播,根直径手栽>机插>直播,不同方式间差异显著。(3)群体根系干重拔节期机插和直播间差异不显著,均极显著高于手栽,抽穗期不同方式间差异均不显著,成熟期手栽>机插>直播,不同方式间差异极显著,抽穗后根系干重衰减率直播>机插>手栽,不同方式间差异显著;单茎根系干重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均手栽>机插>直播,不同方式间差异大都达到极显著水平,抽穗后根系干重衰减率直播与机插间差异不显著,均显著高于手栽;地上部干重手栽、机插、直播依次减小,根冠比则依次增大。(4)与手栽相比,机插和直播根系主要分布在0~10 cm的土层内,特别是直播,65%的根系分布在0~5 cm的土层内;0~5 cm土层根系干重占根系总干重的比例手栽、机插、直播依次增大,5~10 cm、10~15 cm和15 cm以下均依次减小。(5)群体根系吸收面积拔节期差异不显著,抽穗期手栽>机插>直播,不同方式间差异极显著,成熟期手栽和机插间差异不显著,均极显著高于直播;单茎根系吸收面积拔节期和成熟期手栽与机插间差异不显著,均极显著高于直播,抽穗期手栽>机插>直播,不同方式间差异极显著。(6)抽穗后群体根系伤流强度手栽、机插、直播依次增大,单茎根系伤流强度则依次减小。说明不同种植方式对超级稻的根系形态生理特征有明显影响,每条根长和根直径的不同以及根系在土层中的分布不同是不同种植方式水稻根系性状的两个显著特征。与手栽和机插相比,直播根系分布浅,每条根长和根直径小,群体根数多,但单茎根系总长短,根系干重低,吸收面积和抽穗后伤流强度小;机插与手栽相比,根直径小,根系分布浅,抽穗后群体和单茎根系干重低、下降快,单茎根系总长和伤流强度小。  相似文献   
83.
不同种植方式对超级稻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为探明不同种植方式下高产水稻的籽粒灌浆特性,以超级稻品种淮稻9号和III优98为材料,应用Richards方程W=A/(1+Be–Kt)1/N对旱育中苗壮秧精量手栽、小苗机插、直播3种种植方式水稻强、弱势粒的灌浆过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种植方式下,超级稻产量差异极显著,手栽最高,机插次之,直播最低。与手栽和机插相比,直播的千粒重和结实率显著降低,而手栽和机插之间千粒重和结实率的变化因品种类型而异。(2)不同种植方式下超级稻强、弱势粒灌浆特征为明显的异步灌浆型。强势粒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Tmax)早,最大灌浆速率(GRmax)、平均灌浆速率(GRmean)以及终极生长量(A)和起始生长势(R0)均明显大于弱势粒,而活跃灌浆期(D)和有效灌浆时间(T99)明显小于弱势粒。(3)与手栽和机插相比,直播强势粒的GRmax和GRmean显著降低,Tmax明显延迟,D、T99显著增加。弱势粒的GRmax和GRmean机插最大,手栽略小于直播,Tmax直播最早,机插次之,手栽最迟,D、T99手栽、机插、直播依次减少。(4)籽粒灌浆阶段特征方面,平均灌浆速率和贡献率均以中期最大,中期的贡献率强势粒和弱势粒分别达到60.53%和50.78%,不同种植方式间前、中、后各期在灌浆持续天数、平均灌浆速率和贡献率上的差异因粒位不同而异。(5)千粒重与强、弱势粒的GRmax、GRmean和D呈正相关,且与弱势粒的灌浆速率(GRmax和GRmean)显著相关,结实率与强、弱势粒的灌浆参数除强势粒的D外,均不显著相关。说明不同种植方式对超级稻的籽粒灌浆特性有明显影响,虽均为异步灌浆型,但其强、弱势粒的最大灌浆速率及到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等灌浆特征参数均差异较大,在保持籽粒最终生长量和结实率稳定的条件下,提高籽粒的灌浆速率,特别是弱势粒的灌浆速率,对提高千粒重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4.
黄金茶生长及栽培管理技术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金茶产地位于武陵山腹地,气候、土壤等生态条件优越,适宜茶树生长。黄金茶为地方群体,属小乔木,树姿半披张,植株较高大,新梢生长势强。黄金茶在栽培上存在种植密度偏小、没有进行系统修剪、管理较粗放、基本不施肥等问题。报告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5.
水曲柳育苗密度对苗木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是东北地区三大珍贵硬阔叶用材树种之一,也是东北地区的造林树种.垄作时,水曲柳育苗密度决定苗木的产量和质量,试验结果表明,当密度达到50株/m时,是水曲柳的最优育苗密度,其苗高、地径、主根长和侧根数最优,高径比上的比例比较合适,有利于优质壮苗的培育.  相似文献   
86.
小麦品质性状评价与改良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形成小麦品质研究的特色和优势领域,实现小麦消费高标准和多元化,阐述了目前我国小麦品质状况,包括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沉降值、籽粒硬度和蛋白质含量等;通过品质育种即常规育种结合分子育种和双单倍体育种、加强早代检测、种植区划以及栽培管理措施等途径,可以有效改善小麦品质,加快育种进程;并且在品种繁育、推广种植、收购、制粉、加工和销售各个环节严格控制质量,确保小麦生产优质、高效。  相似文献   
87.
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甜玉米品种华珍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从鲜穗或籽粒产量角度考虑,华珍的最佳种植密度为60000株/hm2;而从鲜穗种植效益角度考虑时,最佳种植密度为52500株/hm2。  相似文献   
88.
[目的]研究氮肥用量对寒地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方法]以龙粳14、龙粳18、龙粳20为材料,研究不同种植密度(18、20穴/m2)下氮肥用量(150、165、180、195kg/hm2)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增加N肥用量可提高3个水稻品种的有效穗数;2种密度下,龙粳20的有效穗数最多,龙粳14和龙粳18的有效穗数差异不大;20走/m2种植密度下,各施肥处理水稻产量均高于18穴/m2密度下相应施肥处理;氮肥用量为165ks/hm2时龙粳14和龙粳18的产量最高,氮肥用量为180ks/hm。时龙粳20的产量最高;龙粳14和龙粳18的出米率与施肥量无明显关系,而龙粳20的出米率随施氮量的增加略有升高。[结论]施氮量为165~180k吕/hm2时,3个品种的最佳移栽密度为20穴/m2。  相似文献   
89.
沈洁  史童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5062-15064
基于诺曼k·布思在《风景园林设计要素》中提及的种植设计程序,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总结了包括“功能分析-植物平面布局-植物立面组合-详细设计”4个步骤的种植设计程序,并结合烟台市某滨河路段绿化景观规划设计项目,对该程序的应用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90.
为探索新的种植模式,北京巨山农场试验基地将22号温室作为示范化种植推广展示窗口,采用槽式基质栽培苦瓜和丝瓜,提高蔬菜品质和安全,提升蔬菜种植科技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